当前时间:
技术专栏 - 应对忽冷忽热的天气,鸡舍通风管理怎么做才稳妥?
应对忽冷忽热的天气,鸡舍通风管理怎么做才稳妥?
 
 

 

进入春、秋季节后,天气变得不太稳定。

很多养殖场会遇到类似的情况:夜间气温有可能降到5°C左右,白天却可能升到30°C甚至更高。对鸡群来说,这种昼夜温差大的天气,既容易应激,也最考验鸡舍的通风管理水平。其实,只要方法得当,这段时间反而是提高生长速度、优化料肉比的一个窗口期。

1. 体感温度≠温度计读数,通风方向和风速同样重要

在隧道通风模式下,风速会带来风寒效应。比如外部温度为32°C时,风速在120米/分钟(约2m/s,400英尺/分钟)时,4周龄的鸡体感温度可能只有27°C,7周龄的鸡感受到的则是29°C左右。

 

 

1:不同日龄鸡只在风速变化下的风寒等效温度,假设外界温度为90°F / 32°C。曲线分别代表:

Temperature felt by 7-week birds(7周龄鸡体感温度)

Temperature felt by 4-week birds(4周龄鸡体感温度

 

提示

鸡越小,对风寒越敏感。尤其在春秋季节,小鸡还没完全脱离保温阶段时,通风必须谨慎控制,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。

2. 温差大的时候,一天内可能需要切换多次通风模式

早上外界温度低,鸡舍通常使用最小通风(minimum ventilation)保持空气质量并维持温度;到了中午温度上升,则需要切换到隧道通风降温。这种频繁变化对操作要求很高,很多场在这个阶段掉了鸡群表现。解决办法是采用过渡通风(transitional ventilation)模式,在温度不极端的情况下,既能排出热量,又不会让冷空气直吹鸡体。

3. 什么是过渡通风?它的设计思路是什么?

过渡通风的核心是

关闭隧道进风口,让冷空气从侧墙通风窗(sidewall inlets)进入启动部分隧道风扇(一般可用1/2数量)抽气,形成负压,从而实现良好的空气交换和热量排出空气被引导到屋顶后部或上层,与舍内热空气混合,避免冷风直吹鸡只见图2)


 

4. 自动控制系统能帮忙,但人工判断仍然关键

静压控制器、温控器等设备可以自动调整风口开度、风机启停,但这些设置不能“放任不管”。

养殖人员仍然需要

实时观察室内外温度变化

根据鸡只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切换模式

调整风速、通风时间和通风方向

因为即便温度在目标区间,鸡只出现扎堆、喘气或躲风等行为,也说明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。

5. 为什么值得这么“折腾”? 

研究显示,如果实际温度比目标温度高出4°F(约2.2°C),每只鸡的利润可能减少1美分。听起来不多,但一个4万只鸡的鸡舍,一批就少赚400美元

 

肉鸡最佳生产性能的目标温度曲线

更重要的是,整个鸡群的料肉比、增重速度和免疫状态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,影响的不止是一批鸡的利润,而是接下来的场效和健康表现。

 

4:保持目标温度对每只鸡经济价值的影响(显示高于或低于目标温度时,单只鸡的价值变化)

总结

忽冷忽热的天气是通风管理的“高难度模式”,但也正是体现管理水平的阶段。

把握好过渡通风的应用时机,避免通风不足或冷风应激,就能在这个季节把生长潜力最大化。

重点提示:

鸡温度管理不仅看温度计,也要关注风速和风向建议在侧墙安装足够数量的风口,配合静压控制器使用操作人员要能读懂鸡的“行为语言”,灵活调整通风模式

 

信息来源:poultry times(家禽时报)

 

 
 
 
  

    

订阅号        微信群

辽宁省畜牧业协会版权所有 2016 辽ICP备16012756号
地址: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南驻路11号301室 邮编:111000 电话:0419-2306200
网址:www.lnxmxxw.com 邮箱:lnxm@sina.com